綜合新聞
“中巴經濟走廊資源環境科學數據共享與災害應急響應國際培訓班”在巴基斯坦順利舉辦
文章來源: | 發布時間:2025-09-04 | 【打印】 【關閉】
2025年8月23日至27日,“中巴經濟走廊資源環境科學數據共享與災害應急響應國際培訓班”在巴基斯坦中國-巴基斯坦地球科學聯合研究中心(CPJRC)順利舉辦。本次培訓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南大學和巴基斯坦真納大學共同組織。國家重點研究發項目“典型重大自然災害衛星應急技術系統研制與應用示范”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科技知識中心防災減災知識服務系統(IKCEST-DRR)提供了授課團隊和技術支持。
本次培訓班為繼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王卷樂研究員團隊2019年首期培訓后,第二次在巴基斯坦真納大學舉辦。培訓吸引了來自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烏茲別克斯坦、尼泊爾、阿富汗、也門等7個國家學員報名。培訓班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提升了課程覆蓋面與參與廣度。來自真納大學(Quaid-i-Azam University)、旁遮普大學(University of Punjab)、白沙瓦大學(University of Peshawar)、喀喇昆侖國際大學(Karakoram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巴基斯坦國家災害管理局(NDMA)等單位的50余名學員現場參訓,另有60余名學員通過線上方式參與,其中,在旁遮普大學設立了線上分會場。
開幕式由中國-巴基斯坦地球科學聯合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洪天華教授主持。真納大學地球科學系主任Mumtaz Shah教授、中南大學吳立新教授、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王卷樂研究員分別致辭,總體回顧和介紹了中巴經濟走廊資源環境數據共享和防災減災知識服務培訓的背景和目的,以及在當前技術發展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促進本區域數據共享平臺、信息處理和知識服務系統的應用。
此次培訓共安排了12場專題報告及1次調查問卷,內容涵蓋地球科學數據共享、防災減災知識服務、遙感應急監測、災害風險評估與國際合作等。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王卷樂研究員作了“Big Data Driven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Knowledge Service”的報告,楊飛副研究員作了“Urban Heat Stress: Progress, Challenges and Insights”的報告,李從容助理研究員作了“Disaster Chain Modeling in Earthquake-Prone Mountainous Areas”的報告。
培訓期間,學員們還參與了在巴基斯坦國家災害管理局(NDMA)舉辦的“中巴水文與地質災害預警系統研討會(CHINA-PAKISTAN SYMPOSIUM ON EARLY WARNING SYSTEMS FOR HYDROLOGICAL AND GEOLOGICAL DISASTERS)”。會上,王卷樂研究員作了題為“Digital Platform Empowering 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 Disaster Management”的主旨報告,介紹了數字平臺在中巴經濟走廊災害管理中的支撐作用。
本次培訓旨在提升中巴經濟走廊沿線區域的災害防控能力與可持續發展水平,推動災害科學數據共享,加強中巴在災害風險管理領域的深度合作,為構建多方參與、開放共享的區域災害治理合作機制提供了有力支撐。
培訓班開幕儀式
王卷樂研究員作授課報告
楊飛副研究員作授課報告
李從容博士作授課報告
王卷樂研究員在NDMA專題研討會上作主旨報告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