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第七屆全國熱紅外遙感大會順利舉行
文章來源: | 發布時間:2025-08-27 | 【打印】 【關閉】
?2025年8月13日至15日,第七屆全國熱紅外遙感大會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順利舉辦。本屆大會以“熱紅外遙感:AI與大模型”為主題,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地理信息科學與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主辦,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等單位協辦。來自全國各高校、科研院所、業務部門和企業單位的260余位專家學者及研究生參加了此次學術盛會,共同探討熱紅外遙感領域在人工智能時代的發展與創新。
?大會開幕式由組織委員會主席、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唐榮林研究員主持,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王生林書記、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林克劍所長、大會科學委員會主席周成虎院士先后致辭。王生林強調,要進一步加強基礎理論研究和技術創新,推動熱紅外遙感在資源環境監測、防災減災等國家重大需求中的應用。林克劍從行業應用角度出發,展望了熱紅外遙感技術在草原生態監測、牧區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價值。周成虎在致辭中指出,當前熱紅外遙感正處在技術變革的關鍵時期,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的融入正在重塑整個學科的研究范式。
?在為期兩天的會議中,共舉辦了58場學術報告,其中包括28場大會特邀報告。大會設置了多個專題研討環節,涵蓋熱紅外遙感基礎理論、人工智能算法創新、對地觀測大模型、衛星數據應用、生態環境監測、城市氣候研究、水文氣象應用、防災減災技術等多個前沿方向。武漢大學夏軍院士等知名學者圍繞上述熱點研究方向,先后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本次大會還設有青年報告環節,15位青年學者和研究生匯報了創新性研究工作,展現了我國熱紅外遙感領域后備人才的科研活力。
?會議期間,與會代表圍繞熱紅外遙感的基礎理論、人工智能算法、國產衛星數據應用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并就其在生態環境監測、城市氣候、水文氣象、防災減災等領域的應用展開了熱烈討論,取得了豐碩的學術成果。本次大會還特別組織了產學研合作交流活動,多家企業代表與科研院所專家就技術轉化、產品研發、人才培養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為推動熱紅外遙感技術產業化發展搭建了合作平臺。
?本屆大會的成功舉辦,全面展示了我國熱紅外遙感領域在AI時代取得的最新進展,為凝聚學術共識、引領研究方向奠定了堅實基礎,有效促進了產學研各界的深度合作,為進一步提升我國熱紅外遙感研究的國際影響力提供了重要支撐。會議成果將對推動我國對地觀測技術的創新發展,服務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王生林書記致辭
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林克劍所長致辭
大會科學委員會主席周成虎院士致辭
夏軍院士作大會報告
大會會場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