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9日,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以下簡稱地理資源所)聯合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以下簡稱青藏高原所)、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以下簡稱自動化所)在北京召開發布會,正式發布多模態地理科學大模型“坤元”(Sigma Geography)。來自中國科學院辦公廳、可持續發展研究局等主管部門領導,青藏高原所、自動化所等合作單位代表,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北京大學、百度公司等同行專家,以及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等近二十家中央和地方媒體參加了發布會。
中國科學院地理資源所所長孫福寶在致辭中表示,地理資源所肩負著中國科學院資環領域搶占科技制高點的歷史使命。近年來,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迅猛,對傳統的科學研究范式提出了全新挑戰。然而,現在的通用大模型面對專業的地理科學問題往往力不從心,嚴重制約了地理智能的科技發展。本次發布的“坤元”地理科學大模型旨在拓寬普通大眾的地理視野,推動地理智能發展,賦能地理科學研究、加速重大地理科學發現。這體現了研究所在地理與資源領域的科技實力,也是研究所搶占地理資源領域科技制高點的積極探索。
“坤元”大模型科學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周成虎在致辭中講到人工智能在地理科學中的應用和發展,指出“坤元”大模型對促進地理科學研究創新的重大作用,將更好地幫助人們認知世界、重塑人們對世界的認知體系。作為地理科學大模型的起步,他希望后續在“坤元”大模型基礎上,積聚全球地理科學數據,融匯全人類的地理科學知識,構建能夠服務于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新的科學體系,進而推動地理科學進一步發展。
“坤元”大模型首席科學家、地理資源所副所長蘇奮振現場發布并介紹了“坤元”大模型。他介紹說,本次發布的“坤元”大模型系地理信息科學與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原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以來,在中國科學院先導專項“數據-模型驅動地理智能系統與典型場景應用研究”支持下產出的重要成果之一。作為全球首個專注于地理科學的專業大模型,“坤元”具備處理地理科學相關問題的專業能力,研發團隊完成了地理學全譜系高質量語料庫構建、地理科學語言大模型構建、地理科學研究智導平臺研發等工作,讓“坤元”具備懂地理、精配圖、知人心、智生圖等特點,實現了地理專業問題解答、地理學文獻智能分析、地理數據資源查詢、地理數據挖掘分析、專題地圖繪制等功能。
目前“坤元”已支撐發表Nature子刊、The Innovation、Earth’s Future等高水平學術論文10余篇。未來,研發團隊將推進地圖大模型及地理推理機研發,有望讓地理科學語言大模型讀懂地圖;也將打造地理科研協作大平臺,以期讓每個科學家和科研團隊都可以擁有專屬的地理大模型,能夠與數百萬科學家通過共享數據、模型、研究思路等方式協同工作。
發布會上,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劉紀平、北京大學教授劉瑜、百度公司文心一言主任架構師張剛對本次發布會成果進行了專業點評。會后,“坤元”大模型科學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周成虎,首席科學家蘇奮振接受了新聞媒體采訪。
發布會由研究所綜合辦公室主任曹明主持,科研處、對外合作處等部門領導參加了發布會。
中國科學院地理資源所所長孫福寶致辭
“坤元”大模型科學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周成虎致辭
首席科學家、地理資源所副所長蘇奮振現場發布并介紹“坤元”大模型
會議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