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課題
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2022年度 開放基金評審結果公布
文章來源: | 發布時間:2022-07-15 | 【打印】 【關閉】
自發布《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2022年開放基金申請指南》以來,截至4月30日,共收到申請書84份。實驗室召集專家對申請項目進行了評審,最終決定對以下30項申請予以資助,現公布如下。
2022年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資助名單
序號 |
項目名稱 |
申請人 |
單位 |
建議資助(萬元) |
1 |
中國城市植被多元變化格局對城市熱島垂直結構的影響研究 |
張文杰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8 |
2 |
基于時序夜光遙感的中國近海油氣開發廢氣燃燒時空變化分析 |
王琦 |
山東建筑大學 |
8 |
3 |
面向區域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源解析的空間異質性關系模型 |
高秉博 |
中國農業大學 |
8 |
4 |
城市化與人類健康:融合遙感植被物候信息的城市花粉濃度預測研究 |
馬軒龍 |
蘭州大學 |
8 |
5 |
融合語義知識的移動機器人激光點云視覺定位技術研究 |
汪漢云 |
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地理空間信息學院 |
5 |
6 |
Suomi-NPP VIIRS DNB月度合成夜間燈光影像缺失像元值時空約束插補方法研究 |
范俊甫 |
山東理工大學 |
5 |
7 |
冰雪凍災后森林植被受損評估及其恢復狀況診斷研究——以桂北地區為例 |
王學成 |
南寧師范大學 |
5 |
8 |
協同城鎮發展過程的多尺度電力設施選址布局優化 |
姚堯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理與信息工程學院 |
5 |
9 |
泰山摩崖石刻資源挖掘及旅游開發 |
彭淑貞 |
泰山學院 |
5 |
10 |
基于機器視覺與地理知識的城市更新自動識別與模式分異研究 |
劉成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5 |
11 |
顧及三維形態特征的城市環境多維感知及成因分析 |
趙春紅 |
東北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 |
5 |
12 |
未來多情景下山洪災害動態風預測研究 |
王楠 |
東北師范大學 地理科學學院 |
5 |
13 |
新冠疫情前后北京市早產發生率的三間分布特征及其變化規律研究 |
葉芳 |
中日友好醫院兒科 |
5 |
14 |
基于滑坡活動性差異特征的川藏鐵路金沙江段滑坡易發性研究 |
楊志華 |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
5 |
15 |
基于土壤-景觀分區建模的干旱區流域尺度土壤鹽分時空變化及影響因素研究 |
王敬哲 |
深圳大學 |
3 |
16 |
“三生空間”視角下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及其碳儲量效應研究 |
楊豐碩 |
山東建筑大學 |
3 |
17 |
大數據和深度學習支持下的城市健康感知 |
趙飛 |
云南大學 |
3 |
18 |
基于多源數據融合的復雜地表城市群XCO2的時空分布特征研究 |
張麗麗 |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 |
3 |
19 |
北極地區多源地球觀測技術地表垂向形變監測與三維水汽場反演研究 |
武曙光 |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 |
3 |
20 |
共享單車接駁軌道交通需求影響機制探究及短時預測 |
李奧勇 |
清華大學 |
3 |
21 |
基于多視角開源圖像和機器學習性推測方法研究的社區社會經濟屬性推測方法研究 |
李彥 |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 |
3 |
22 |
基于改進孿生網絡的耕地“非農化”動態監測研究 |
苗立志 |
南京郵電大學 |
3 |
23 |
中國外來物種無瓣海桑遙感監測研究 |
趙傳朋 |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 |
3 |
24 |
顧及農田景觀異質性的耕地地塊高精度識別研究 |
張煥雪 |
山東師范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 |
3 |
25 |
濕潤森林旱季土-氣界面CO2通量高時空遙感反演研究 |
夏熱帕提.阿不來提 |
中山大學 |
3 |
26 |
可變面元問題對線性回歸中假設檢驗的影響機制 |
葉翔 |
深圳大學 |
3 |
27 |
基于高精度曲面模型和機器學習的水稻產量預測研究 |
王宗 |
北京林業大學 |
3 |
28 |
瀾滄江湄公河流域生態系統水供給服務跨區流動與驅動因素研究 |
劉婧雅 |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
3 |
29 |
基于多源數據的地表徑流過程耦合模擬與歸因研究 |
劉劍宇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3 |
30 |
綜合異源時-空-譜信息的遙感時序變化預測模型構建方法 |
吳瑞娟 |
內江師范學院 |
3 |
附件下載: